míngguān

鸣官


拼音míng guān
注音ㄇ一ㄥˊ ㄍㄨㄢ

繁体鳴官

鸣官

词语解释

鸣官[ míng guān ]

⒈  告官,向官府控告。

引证解释

⒈  告官,向官府控告。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成》:“早起,将作归计,啟视囊中,则金亡矣。惊告主人,主人无所为计。或劝鸣官,责主人偿。”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偶见邻妇与少年语,遽告其夫。夫侦之有迹,因伺其私会駢斩之,携首鸣官。”

分字解释


※ "鸣官"的意思解释、鸣官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鸣官”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它的意思是古代指官员公开宣读官职,以示正式就任。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鸣官,谓官之始立也。”

出处:

这个词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在现代文献中较为少见,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

同义词:

就任

禅位

出仕

反义词:

辞官

退隐

辞去职务

相关词语:

官职

任职

任命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鸣官”这个词语较为生僻,网络上没有广为人知的特定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造句:

张先生今日鸣官,正式就任为市长,全市各界纷纷表示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