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gzhèng

忠正


拼音zhōng zhèng
注音ㄓㄨㄥ ㄓㄥˋ

忠正

词语解释

忠正[ zhōng zhèng ]

⒈  忠诚正直。

⒉  指忠诚正直的人。

⒊  同“中正”。古官名。

引证解释

⒈  忠诚正直。

《汉书·刘向传》:“窃闻故前将军 萧望之 等,皆忠正无私,欲致大治,忤於贵戚尚书。”
《新唐书·苏安恒传》:“窃见 元忠 廉直有名,位宰相,履忠正,邪佞之徒嫉之如讎。”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没有得到任何可以安慰他心灵的赏赐,但他还是按照他忠正的心肠活着。”

⒉  指忠诚正直的人。

汉 贾谊 《新书·先醒》:“退僻邪而进忠正……路不拾遗,国无狱讼。”
明 王融 《<李文公集>前序》:“用忠正而不疑,屏邪佞而不近。”

⒊  同“中正”。古官名。《史记·陈涉世家》作“中正”。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一》:“﹝ 陈王 ﹞以 朱房 为忠正, 胡武 为司过。”

国语辞典

忠正[ zhōng zhèng ]

⒈  忠诚正直。

《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窃闻故前将军萧望之等,皆忠正无私,欲致大治。」
《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招忠正之士,开公直之路。」

分字解释


※ "忠正"的意思解释、忠正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李牧足智多谋,善于统军,代北上下无不服膺,为人忠正亢直,乃是难得的良将之才,用兵不在武安君之下!


AI解释


词语“忠正”的意思:

“忠正”是一个汉语词汇,其中“忠”指忠诚,对国家、上级或朋友尽心竭力,没有二心;“正”指正直,公正无私。所以“忠正”合起来指的是忠诚正直,一心一意地忠于事业或信仰,同时行为端正,不偏不倚。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忠正”被解释为忠诚正直,是形容人品德高尚的词语。

出处:

“忠正”一词的出处很多,常见于古典文学作品中。如《史记》中就有许多关于忠正的记载,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他忠诚正直,为国家利益而不顾个人得失。

同义词:

忠诚、正直、忠直、正派、坦率等。

反义词:

奸诈、邪恶、虚伪、歪曲、狡诈等。

相关词语:

忠臣、正人君子、忠诚可靠、正直无私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一个著名的网络故事是“岳飞精忠报国”,岳飞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忠臣,他一生忠诚于国家,正直无私,最终因被奸臣陷害而英勇就义。这个故事体现了忠正精神的崇高。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的忠正和正直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