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醴

词语解释
牲醴[ shēng lǐ ]
⒈ 指祭祀用的牺牲和甜酒。
⒉ 指宴飨用的牲和醴。
引证解释
⒈ 指祭祀用的牺牲和甜酒。
引《晋书·江逌传》:“案洪祀之文,惟神灵大畧而无所祭之名,称举国行祀而无贵贱之阻,有赤黍之盛而无牲醴之奠,仪法所用,闕畧非一。”
《宋史·乐志七》:“乐均无爽,牲醴攸设。”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捧爵帛,供牲醴,香芹早荐。”
鲁迅 《彷徨·祝福》:“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 鲁镇 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⒉ 指宴飨用的牲和醴。
引宋 黄庭坚 《次韵秦觏过陈无己书院观鄙句之作》:“何因蒙赏味,相享当牲醴。”
《明史·睿宗兴献皇帝传》:“王嗜诗书,絶珍玩,不畜女乐,非公宴不设牲醴。”
国语辞典
牲醴[ shēng lǐ ]
⒈ 祭祀时所用的牲畜和甜酒。
引《宋史·卷一三二·乐志七》:「乐均无爽,牲醴攸设。」
《儒林外史·第三五回》:「掩埋已毕,庄征君买了些牲醴纸钱,又做了一篇文。庄征君洒泪祭奠了。」
分字解释
※ "牲醴"的意思解释、牲醴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畲家祭祖在宗祠或祖厝、公厅内进行,届时将祖宗牌位、祖图、祖杖等并列,供奉香烛牲醴,由族长或房长读祭文,族内人丁逐一拜祭。
AI解释
词语“牲醴”指的是祭祀用的酒食。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牲”指供祭祀用的牲畜,“醴”指甜酒。合起来,“牲醴”指的是祭祀用的酒食。
出处:
这个词语的出处不明确,但它常出现在古代文献中,特别是在描述祭祀仪式的场合。
同义词:
酒醴、祭品、牺牲之酒等。
反义词:
凶酒、毒酒等。
相关词语:
牺牲、祭祀、庙堂、祭品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牲醴”直接相关,但它在一些古装剧、小说中可能会作为祭祀仪式的描述出现。
造句:
为了祈求神明保佑五谷丰登,村民们准备了丰盛的牲醴,恭恭敬敬地举行了祭祀仪式。
相关词语
- bái lǐ白醴
- guān lǐ冠醴
- dào lǐ稻醴
- xuán lǐ玄醴
- fù lǐ覆醴
- zǎi shēng载牲
- zhèn lǐ鸩醴
- yáo lǐ肴醴
- dì shēng帝牲
- shēng bì牲璧
- jú lǐ菊醴
- shēng lǐ牲醴
- shēng lǐ牲醴
- lǐ yè醴液
- láo lǐ醪醴
- shǔ lǐ黍醴
- shēng jiā牲豭
- lì shēng丽牲
- zhuó lǐ酌醴
- shēng bì牲币
- shēng chù牲畜
- lǐ shuǐ醴水
- xuè shēng血牲
- sān shēng三牲
- jiào lǐ醮醴
- yǒu shēng黝牲
- lǐ qí醴齐
- gān lǐ甘醴
- jiǔ chéng gōng lǐ quán míng九成宫醴泉铭
- shěn lǐ沈醴
- lǐ lào醴酪
- xī shēng jīng shén牺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