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ōng

宗司


拼音zōng sī
注音ㄗㄨㄥ ㄙ

宗司

词语解释

宗司[ zōng sī ]

⒈  执掌王室祭祀与礼仪者。

引证解释

⒈  执掌王室祭祀与礼仪者。

《左传·哀公二十四年》:“公子荆 之母嬖,将以为夫人,使宗人 衅夏 献其礼,对曰:‘无之。’公怒曰:‘女为宗司,立夫人,国之大礼也。何故无之?’”
明 陈霆 《两山墨谈》卷五:“周 自 文王 之世, 周公 职内而主宗司之任。”

分字解释


※ "宗司"的意思解释、宗司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宗司”的意思:

“宗司”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指掌管某一方面的官员或者机构。在现代汉语中,它也可以指掌管某一事物的主管机构或负责人。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宗司”的解释为:“掌管,主管也。亦谓主司,主也。”

出处:

“宗司”一词最早见于《汉书·百官公卿表》。

同义词:

主司、主掌、主管、掌管、主持

反义词:

不掌、不管、不管不问、不问不闻

相关词语:

宗族、宗室、宗庙、宗派、宗师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宗司”是古代汉语词汇,与网络故事或典故的关系并不紧密,以下提供一则古代故事,以供参考:

典故:《史记·陈涉世家》中的“陈胜吴广起义”。故事讲述了陈胜吴广起义反抗秦朝暴政,其中陈胜被封为“大楚宗司”,吴广被封为“大楚主将”。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历代宗司均以选拔贤能、整治朝政为己任,为我国古代政治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在古代,宗司是掌管某一领域的重要官员,他们的决策往往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