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áo lǐ
注音ㄌㄠˊ ㄌ一ˇ
⒈ 醪酒,甜酒。
⒉ 中药剂型之一。即药酒。
⒈ 醪酒,甜酒。
引《庄子·盗跖》:“今富人耳营钟鼓筦籥之声,口嗛於芻豢醪醴之味。”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沃酹醪醴,撞金伐革。”
宋 张耒 《春雪》诗之二:“田桑既有裕,醪醴亦餘溢。”
《明史·张居正传》:“两宫亦各遣大璫 李绮、李用 宣諭,赐八宝金钉川扇、御膳、饼果、醪醴。”
⒉ 中药剂型之一。即药酒。
引《素问·汤液醪醴论》:“黄帝 问曰:‘为五穀汤液及醪醴,奈何?’”
张介宾 注:“汤液醪醴,皆酒之属。”
词语“醪醴”(láo lǐ)的意思:
“醪”指酿造的酒,“醴”指甜酒。因此,“醪醴”合起来指甜美的酒,也可以泛指美酒。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醪醴”的解释如下:
醪:酒也。醴:美酒也。
出处:
“醪醴”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中的《周南·关雎》篇:“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维其卒也,酒醴维醪。”
同义词:
酒浆、美酒、甘醴
反义词:
薄酒、劣酒
相关词语:
酒肆、酒旗、酒家、酒令、酒席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醪醴”直接相关,但“醪醴”常常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红楼梦》、《水浒传》等。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的宴会上,主人特意准备了上等的醪醴来招待宾客,大家都陶醉在这美酒之中,欢声笑语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