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íshū

执殳


拼音zhí shū
注音ㄓˊ ㄕㄨ

繁体執殳

执殳

词语解释

执殳[ zhí shū ]

⒈  《诗·卫风·伯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毛传:“殳,长丈二而无刃。”后以指为皇室效力或作士兵。

引证解释

⒈  后以指为皇室效力或作士兵。

《诗·卫风·伯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毛 传:“殳,长丈二而无刃。”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餽餉人推輅,谁何吏执殳。”
明 唐顺之 《书王氏传家录后》:“其斩馘自一级以上,至於执殳樵爨,亦莫不授武功爵。”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杨诚斋军门》:“如使 芳 执殳效命,早裹尸马革矣。”

分字解释


※ "执殳"的意思解释、执殳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执殳”的意思:

“执殳”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手持殳(一种古代兵器)的士兵。在古代,执殳通常指的是担任警戒、守卫等任务的士兵。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执殳”并没有专门的条目,但是从其构成来看,“执”字通常有拿、持的意思,“殳”字是指古代的一种兵器,所以“执殳”可以理解为拿着殳。

出处:

“执殳”一词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诗经》、《左传》等,常出现与士兵、战争相关的描述,其中可能包含类似的表达。

同义词:

执戈

执矛

执戟

反义词:

舍兵

放兵

解甲

相关词语:

殳(古代兵器)

戟(古代兵器)

戈(古代兵器)

士兵

战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执殳”的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以找到一些与士兵、战争相关的典故。例如,《史记》中记载了战国时期赵国将领廉颇“执殳”守卫边疆的故事。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战场上,那些执殳的士兵们,英勇无畏,誓死保卫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