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āoshéng

绦绳


拼音tāo shéng
注音ㄊㄠ ㄕㄥˊ

繁体絛繩

绦绳

词语解释

绦绳[ tāo shéng ]

⒈  丝带子。

引证解释

⒈  丝带子。

唐 徐凝 《回施先辈见寄新诗》之一:“九幽仙子西山卷,读了絛绳繫又开。”

⒉  縚繩:丝带子。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方当开兹縹帙,散此縚绳,永对翫於书帷,长循环於纤手。”

分字解释


※ "绦绳"的意思解释、绦绳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绦绳”的意思:

“绦绳”指的是用丝线或其他细绳编织或绞合而成的带状物,通常用于系物或装饰。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关于“绦绳”的解释为:“绦,带也。绳,结也。以丝为之,可为带,可为绳。”这里表明“绦”和“绳”都是指带状物,其中“绦”是用丝线制作的。

出处:

“绦绳”这个词语的出处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它在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如诗词、小说等。

同义词:

绳带

绳索

绳索

缠绳

反义词:

空无

空荡

相关词语:

绦带

绳结

绳结

缠绕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绦绳”这个词语本身并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可以联想到一些与绳索相关的成语或故事,如“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比喻只要有恒心,就能克服困难)。

用这个词语造句:

她用一截彩色的绦绳,将手中的小包包紧紧地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