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jiǎo

鸣角


拼音míng jiǎo
注音ㄇ一ㄥˊ ㄐ一ㄠˇ

繁体鳴角

鸣角

词语解释

鸣角[ míng jiǎo ]

⒈  吹奏号角。

引证解释

⒈  吹奏号角。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瞿塘滩 上有神庙,尤至灵验,刺史二千石逕过,皆不得鸣角伐皷。”
宋 曾巩 《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至于伐鼓鸣角,以警昏昕,下漏数刻,以节昼夜,则又新是四器,列而栖之。”
宋 徐竞 《奉使高丽图经·巡船》:“有此等巡船十餘隻,皆插旌旗,舟人逻卒,皆著青衣,鸣角击鐃而来。”

分字解释


※ "鸣角"的意思解释、鸣角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鸣角”的意思:

“鸣角”是指用角(古代军乐器)发出声音,多用于古时军队行动,表示号令、集合或警示。在现代汉语中,也用来比喻发出信号或声音。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鸣角”并没有作为独立词条出现,但可以参考“鸣”和“角”这两个字的解释。其中,“鸣”指发出声音,“角”指古代的号角。

出处:

“鸣角”的出处很多,常见的有《左传》、《史记》等古代文献。例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有“鸣角而集”的记载。

同义词:

同义词有“鸣号”、“吹角”等。

反义词:

反义词有“静默”、“无声”等。

相关词语:

相关词语有“号角”、“战鼓”、“烽火”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文学和影视作品中,“鸣角”常常被用来描绘古代战争或军旅生活的场景。例如,电视剧《琅琊榜》中,梅长苏在战场上鸣角集合军队,展现了其智勇双全的形象。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古代战争中,将领们鸣角集合,指挥着士兵们奋勇杀敌。

2.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远处传来了猎人鸣角的清脆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