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揖


拼音qū yī
注音ㄑㄨ 一

屈揖

词语解释

屈揖[ qū yī ]

⒈  唐宋时百官于中书省见宰相之礼。

引证解释

⒈  唐 宋 时百官于中书省见宰相之礼。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百官於中书见宰相,九卿而下,即省吏高声唱一声‘屈’,则趋而入。宰相揖,及进茶,皆抗声赞唱,谓之‘屈揖’。”

分字解释


※ "屈揖"的意思解释、屈揖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屈揖”的意思:

“屈揖”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由“屈”和“揖”两个字组成。其中,“屈”有弯曲、屈服的意思,“揖”则是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敬礼或请安。合起来,“屈揖”通常指的是以谦卑的态度向对方敬礼或请安,表示敬意和礼貌。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屈揖”的解释为:“屈,俯也;揖,拱手也。屈揖,谓以谦卑之礼敬人也。”

出处:

“屈揖”这个词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出处,它是由两个古代汉语词汇组合而成的,所以无法追溯到一个具体的文献或故事。

同义词:

谦恭

敬礼

请安

反义词:

傲慢

蔑视

相关词语:

屈从

屈尊

揖让

敬重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屈揖”并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或典故,所以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在见到尊敬的长辈时,总是屈揖致敬,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