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释褐


拼音shì hè
注音ㄕˋ ㄏㄜˋ

繁体釋褐

释褐

词语解释

释褐[ shì hè ]

⒈  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

⒉  指进士及第授官。

引证解释

⒈  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

汉 扬雄 《解嘲》:“夫上世之士,或解缚而相,或释褐而傅。”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孔明 ﹞释褐中林,鬱为时栋。”
《周书·李基传》:“大统 十年,﹝ 李基 ﹞释褐员外散骑常侍。”

⒉  指进士及第授官。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旗旐采章·释褐》:“太平兴国 二年正月十二日,赐新及第进士诸科 吕蒙正 以下緑袍靴笏,非常例也。御前释褐,盖自是始。”
宋 洪迈 《夷坚甲志·陈国佐》:“政和 癸巳, 国佐 遂魁辟雍,释褐第一。”

国语辞典

释褐[ shì hé ]

⒈  旧制,新进士必在太学行释褐礼,脱去布衣而换穿官服。后用来比喻做官或进士的及第授官。

《文选·扬雄·解嘲》:「夫上世之士,或解缚而相,或释褐而傅。」
宋·王禹偁〈成武县作〉诗:「释褐来成武,初官且自强。」

分字解释


※ "释褐"的意思解释、释褐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释褐”的意思:

“释褐”原指脱去粗布衣服,换上官服,比喻入仕做官。后也泛指开始担任官职。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释褐”的解释是:“脱褐,脱粗布衣也。亦言初入仕。”这里的“脱褐”就是指脱去粗布衣服,即换上官服。

出处:

“释褐”这个词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汉书·杨雄传》中的“释褐补黄门郎”,意思是杨雄脱去布衣,补任黄门郎。

同义词:

补服

脱布

脱褐为官

反义词:

退隐

退职

退休

相关词语:

入仕

补官

提携

荣任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释褐”这个词语并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在古代文学和史书中,常用来描述官员入仕的过程。

用这个词语造句:

张生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释褐为官,成为朝廷的一名年轻官员,受到了众人的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