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笔


拼音gé bǐ
注音ㄍㄜˊ ㄅ一ˇ

繁体格筆

格笔

词语解释

格笔[ gé bǐ ]

⒈  笔架。

⒉  谓搁笔,停止写作。

引证解释

⒈  笔架。

唐 陆龟蒙 《初入太湖》诗:“微茫诚端倪,远嶠疑格笔。”

⒉  谓搁笔,停止写作。

宋 苏轼 《答李昭玘》:“观足下新製,及 鲁直、无咎、明略 等诸人唱和,於拙者便可格笔,不復措辞。”

分字解释


※ "格笔"的意思解释、格笔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格笔”的意思:

“格笔”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用于书法和绘画领域。它指的是用来书写或绘画的笔,尤其是指那些具有独特风格和特点的笔。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格笔”的解释可能较为简略,因为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出现的频率不高。但根据其字面意思,“格”有规格、模范之意,“笔”指书写或绘画的工具,所以“格笔”可能是指符合一定规格或模范的笔。

出处:

“格笔”的具体出处难以考证,因为它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但可以推测,这个词最早可能出现在与书法、绘画相关的文献中。

同义词:

书笔

绘笔

反义词:

无笔(没有书写或绘画的工具)

残笔(损坏的笔)

相关词语:

笔墨

笔法

笔触

笔势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格笔”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想象,在古代书法和绘画艺术中,一些著名的书法家或画家可能因其独特的“格笔”而名声大噪。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的“格笔”在书法界独树一帜,深受世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