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鼓


拼音yá gǔ
注音一ㄚˊ ㄍㄨˇ

衙鼓

词语解释

衙鼓[ yá gǔ ]

⒈  旧时衙门中所设的鼓,用以集散曹吏。

引证解释

⒈  旧时衙门中所设的鼓,用以集散曹吏。参见“衙参”、“放衙”。

唐 白居易 《晚起》诗:“卧听鼕鼕衙鼓声,起迟睡足长心情。”
元 贡师泰 《又寄王鲁川推官》诗:“曹吏尽随衙鼓散,理官独抱狱书归。”
陈三立 《十月晦雪后瞻园夜集依韵答樊山》:“便拂衣履就舆輦,踵逐归鸦衙鼓外。”

分字解释


※ "衙鼓"的意思解释、衙鼓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衙鼓”的意思:

“衙鼓”是指古代官府用来报时或集合官员的鼓声。在古代,官府的鼓声有特定的意义,如早晨敲鼓表示官员们开始办公,晚上敲鼓则表示下班。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解释“衙鼓”的字条,但根据上下文可以推断,“衙鼓”可能是指官府中的鼓声,与官府的日常运作和管理有关。

出处:

“衙鼓”一词的出处并没有明确的历史文献记载,它更多的是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作为古代官府生活的象征。

同义词:

官鼓

衙门鼓

官府鼓

反义词:

私鼓(指民间或私人使用的鼓)

相关词语:

衙门(古代官府的代称)

鼓声(鼓的响声)

鼓角(古代战争中用于集合士兵的鼓声和号角声)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衙鼓”并不是一个特别著名的故事或典故,但在一些历史小说或古装剧中可能会出现,用来描绘古代官府的生活场景。

用这个词语造句:

早晨的衙鼓声响起,标志着县衙的官员们开始了一天的公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