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ián quàn
注音ㄊ一ㄢˊ ㄑㄨㄢˋ
⒈ 即田契。
⒈ 即田契。 《宋史·孝义传·侯可》:“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岁责其租。参见“田契”。
引可 晨驰至富家,发櫝出券归其主。”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杂记》:“邵康节 宅券用 温公 户名,田券用 富公 户名。此事若在后人,必以为託足权门矣。”
词语“田券”的意思:
“田券”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古代政府发行的田地买卖或租赁的凭证,类似于现在的土地产权证书。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出现“田券”这个词的解释,但是可以参考“券”字的相关解释。在《康熙字典》中,“券”字解释为凭证、证书之意。
出处:
“田券”作为古代词汇,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可以推断它来源于古代中国土地交易的实际情况。
同义词:
土地证
土地契
地券
反义词:
无地证
无地契
无地券
相关词语:
土地制度
土地交易
土地承包
土地登记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田券”的故事或典故较少,因为它是一个相对冷门的词汇。不过,可以想象一些与古代土地买卖有关的民间传说或者历史故事可能会涉及“田券”。
用这个词语造句:
经过多年的努力,李老汉终于得到了那片祖传土地的田券,心中感慨万分,知道这代表了家族传承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