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

自振


拼音zì zhèn
注音ㄗˋ ㄓㄣˋ

自振

词语解释

自振[ zì zhèn ]

⒈  自己振作起来。

⒉  自救;自给。

引证解释

⒈  自己振作起来。

唐 司空图 《送草书僧归越》:“洎天下将乱,则虽吾里,其风亦变,果傖荒之流民亦多矣。儻或未化,亦其益孤,不能自振。”
宋 曾巩 《进太祖皇帝总叙》:“盖 唐 之敝,自 天宝 以后,纪纲寖坏,不能自振,以至於失天下。”

⒉  自救;自给。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
《后汉书·桓帝纪》:“民有不能自振及流移者,禀穀如科。”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妾孤穷羸弱,不能自振。”

分字解释


※ "自振"的意思解释、自振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自振”的意思:

“自振”指的是自己振作起来,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困境或恢复元气。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自振”的解释为:振作也。出自《后汉书·郭泰传》。

出处:

“自振”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郭泰传》中:“自振者,能自立者也。”

同义词:

自我振兴、自强不息、自我奋发、自我振兴

反义词:

依赖他人、不振作、消极沉沦

相关词语:

振作、振兴、自立、自强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自振”的故事有很多,其中一个广为流传的典故是《后汉书·郭泰传》中的郭泰自振的故事。郭泰,字泰伯,东汉末年人,因家贫,常以自振为志。后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学者和政治家。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经历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后,他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成功实现了自振,重振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