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揖


拼音tǔ yī
注音ㄊㄨˇ 一

土揖

词语解释

土揖[ tǔ yī ]

⒈  周时天子会见庶姓诸侯的一种礼节。

引证解释

⒈  周 时天子会见庶姓诸侯的一种礼节。

《周礼·秋官·司仪》:“詔王仪南乡见诸侯,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
郑玄 注:“土揖,推手小下之。”
清 朱大韶 《实事求是斋经义·肃与肃拜辨》:“司仪:‘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注:‘土揖,推手小下之;时揖,平推手也;天揖,推手小举之。’盖於推手中别此三等之法,实皆拱手也。”

分字解释


※ "土揖"的意思解释、土揖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土揖”的意思:

“土揖”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一种简单的、不拘礼节的拱手礼。这种礼节在古代主要用于平民之间,表达敬意和友好,而不像正式的礼仪那样繁琐。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土揖”可能没有专门的解释条目,但根据上下文推测,其含义应该与上述解释类似。

出处:

“土揖”的具体出处难以确定,因为它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典故,而是古代文献中描述的一种礼节。

同义词:

土拜

土礼

反义词:

礼拜

朝拜

相关词语:

拱手礼

鞠躬

敬礼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土揖”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典故,因此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的乡村,村民们见面时,常常只是简单地土揖一下,以示友好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