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ènjīn

问津


拼音wèn jīn
注音ㄨㄣˋ ㄐ一ㄣ

繁体問津
词性动词

问津

词语解释

问津[ wèn jīn ]

⒈  打听渡口,引申为探求途径或尝试。

使子路问津焉。——《论语·微子》
遂无问津者。——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无人问津。

make inquiries; have interest in;

引证解释

⒈  询问渡口。

《论语·微子》:“长沮、桀溺 耦而耕, 孔子 过之,使 子路 问津焉。”
宋 陆游 《郊行》诗:“桐君山 路无多远,元自知津莫问津。”
清 曹寅 《渡潞河题壁》诗:“水流沙阔岸无尘,策马东来此问津。”

⒉  寻访或探求。

晋 陶潜 《桃花源记》:“南阳 刘子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南朝 梁 沉约 《桐柏山金庭馆碑》:“寻师讲道,结友问津。”
唐 方干 《上越州杨岩中丞》诗:“试把十年辛苦志,问津求拜碧油幢。”

⒊  比喻探问价格或情况(多用于否定句)。

阿英 《津平日记选·一九四九年四月十五日》:“一般售价,至少高过 沉市 十倍,不敢问津。”
冯骥才 《雕花烟斗》:“他落魄了,被人遗忘了,无人问津了。”

国语辞典

问津[ wèn jīn ]

⒈  津,渡口。问津指询问渡口的所在。

《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⒉  探询、洽问。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果然渐渐的有人问津,后来声名一天大似一天,买新书的都要到开通书店。」

分字解释


※ "问津"的意思解释、问津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抹布,工作平凡的无人问津,但默默无闻地给人以美的清净。只要思想是有出息的,任何工作都有崇高的意义。

2.前些日子还是情人节的饰物,今天却是明日黄花,乏人问津。

3.“正是我们两人现在共犯的罪孽”,国王悄声说。“了解到美的罪孽,因为这是禁止人们问津的。”。博尔赫斯

4.前些日子还是情人节的饰物,今天却是明日黄花,乏人问津。

5.这座山太险峻,据说从来无人问津。

6.反犹主义在西方早已如明日黄花无人问津,却随着欧洲人的一整套种族理论来到了亚洲,且根植于这些人民的心中。

7.整个都市中心显出一种财大气粗,高不可攀的气势,为的是让那些普通的求职者望而生畏,不敢问津,也为的是让贫富之间的鸿沟显得又宽又深。

8.这座山太险峻,据说从来无人问津。

9.也许,也许你是一颗无人问津的小草,是一匹没有精美花纹的布料,是一张平凡普通的白纸,是人生长河中的匆匆过客……不会吸引别人的惊讶与赞叹的目光,但你也应伸出双手为自己鼓掌!

10.那些书皮五光十色的侠怪小说,渐渐变得无人问津。


AI解释


词语“问津”的意思:

“问津”原指询问渡口的位置,比喻探询或尝试某种方法、途径。现多用来表示对某事物感兴趣并试图了解或尝试。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问津”的解释为:“津,渡口也。问津,谓问渡口之处也。”

出处:

“问津”这个词语出自《论语·微子》。原文是:“子路问津,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里的“问津”指的是子路询问渡口的位置。

同义词:

探询

询问

寻问

调查

反义词:

无视

忽视

漠不关心

相关词语:

渡口

途径

方法

探索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一个与“问津”相关的典故是关于古代文人墨客之间的交流。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作诗《问刘十九》,诗中就有“问津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去向的关切。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看到这个新开的咖啡店,好奇地走进去问津,想了解一下这里的特色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