惕厉

词语解释
惕厉,惕励[ tì lì,tì lì ]
⒈ 警惕,戒惧。
例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易·乾》
日夜惕厉,思自降损,居不求安,食不念饱。——《后汉书·马皇后纪》
英be on guard against; be vigilant;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惕励”。警惕谨慎;警惕激励。
引语出《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任贤惕厉,宵衣旰食,詎追三五之遐轨,庶绍祖宗之鸿绪。”
宋 王禹偁 《右卫将军秦公墓志铭》:“公谨俭惕厉,卒以无咎。”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游春》:“邇年以来,邦家多故,庙乏善策,外有强邻,正君子惕励之时。”
清 魏源 《<简学斋诗集>序》:“乃今读其诗,清深肃括之际,常有忧勤惕厉之思。”
国语辞典
惕厉[ tì lì ]
⒈ 因心存恐惧危难而警惕,指君子的修身自省。
引《后汉书·卷一〇·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故日夜惕厉,思自降损,居不求安,食不念饱。」
分字解释
※ "惕厉"的意思解释、惕厉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朕惟帝皇之道,德莫大于克孝,治莫大于得贤,朕早历多难,入绍大统,仰思祖宗付托之重,战兢惕厉,于兹八年。
AI解释
词语“惕厉”的意思:
“惕厉”是一个汉语词汇,意为警惕而严厉。它通常用来形容人对待事物时既保持警觉又态度严肃。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惕厉”这个词语,但是根据其词义,可以推测与“警惕”、“严厉”等词语的释义相近。
出处:
“惕厉”这个词语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它是由“警惕”和“严厉”两个词组合而成的,因此可以看作是这两个词语意义的结合。
同义词:
警惕
勉励
警醒
反义词:
懒散
淡漠
无动于衷
相关词语:
警钟长鸣
警觉性
严厉批评
警示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惕厉”这个词语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可能不如其他词语常见,但可以想象一个情境,比如一个历史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在面对危机时,不仅保持高度警惕,而且态度严肃,严格要求自己,这样的人物形象可以体现“惕厉”的精神。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时,他始终保持惕厉的态度,不敢有丝毫懈怠,全力以赴地复习。
相关词语
- jiǎng lì奬厉
- jǐng tì警惕
- jiǎng lì蒋厉
- zhòu gàn xī tì昼干夕惕
- tì lì惕励
- zài jiē zài lì再接再厉
- lì hài厉害
- lì xíng jié yuē厉行节约
- bó lì勃厉
- lì shēng厉声
- chì lì敕厉
- mù lì墓厉
- zhèn tì震惕
- fēn lì氛厉
- cuì lì淬厉
- wèi tì畏惕
- lì jiē厉揭
- cǎn tì惨惕
- zhì měi xíng lì志美行厉
- jǐng tì儆惕
- xiá lì遐厉
- xiāng lì相厉
- dá tì怛惕
- wēn lì温厉
- zhàng lì瘴厉
- fēng lì风厉
- yáng lì扬厉
- qiáng lì强厉
- tì hào惕号
- sè lì dǎn bó色厉胆薄
- zhēn lì贞厉
- qiū lì秋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