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法


拼音sì fǎ
注音ㄙˋ ㄈㄚˇ

肆法

词语解释

肆法[ sì fǎ ]

⒈  谓绳之以法。

引证解释

⒈  谓绳之以法。

《南齐书·柳世隆传》:“攸之 稟性空浅,躁而无谋, 浓湖 土崩,本非己力, 彭城、下邳,望旗宵遁,再﹝弃﹞王师,久应肆法。”

分字解释


※ "肆法"的意思解释、肆法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肆法”的意思:

“肆法”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放纵法度,即不顾法度而任意行事。在现代汉语中,它多用来形容人行为放肆,不遵守规则或法度。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肆法”条目的解释如下:

【卷二】【言部】肆法

《广雅》放法也。一曰纵法。

《疏证》肆,纵也。法,法度也。言纵其法度,不受拘束也。

出处:

“肆法”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广雅》一书,该书为汉代学者王逸所著,是一部古代汉语词典。

同义词:

肆无忌惮

放肆

放任

肆行

反义词:

依法

严谨

严肃

遵守

相关词语:

肆意

肆虐

肆业

肆子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肆法”这个词语并没有特别著名的典故或故事,但在描述某些人行为放肆、不顾法纪的情况时,可能会被提及。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他肆法无忌,总是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导致同事不满。

2. 在古代,那些肆法无度的大臣往往会导致国家政治腐败。

3. 在现代社会,一些人肆法行凶,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