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énshòu

仁寿


拼音rén shòu
注音ㄖㄣˊ ㄕㄡˋ

繁体仁壽

仁寿

词语解释

仁寿[ rén shòu ]

⒈  谓有仁德而长寿。语出《论语·雍也》:“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邢昺疏:“言仁者少思寡欲,性常安静,故多寿考也。”

引证解释

⒈  谓有仁德而长寿。

语出《论语·雍也》:“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邢昺 疏:“言仁者少思寡欲,性常安静,故多寿考也。”
《汉书·王吉传》:“敺一世之民,躋之仁寿之域。”
《汉书·董仲舒传》:“尧 舜 行德,则民仁寿。”
《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由是天人通,阴阳和,俗躋仁寿,物无疵癘。”
宋 苏轼 《儒者可与守成论》:“至於 汤 武,拯涂炭之民而置之於仁寿之域,故天下相率而朝之。”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我皇上聪明神圣之主,又已禎祥毕集,仁寿可登矣。”

国语辞典

仁寿[ rén shòu ]

⒈  德高而长寿。

语本《论语·雍也》:「知者乐,仁者寿。」
宋·邢昺·疏:「言仁者少思寡欲,性常安静,故多寿考也。」
《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尧舜行德则民仁寿,桀纣行暴则民鄙夭。」

⒉  隋朝文帝的年号(西元601~604)​。

分字解释


※ "仁寿"的意思解释、仁寿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仁寿”的意思:

“仁寿”是一个复合词,由“仁”和“寿”两个单字组成。其中,“仁”通常指仁爱、仁慈,是儒家思想中提倡的一种道德品质;“寿”则指寿命、寿命长。因此,“仁寿”整体上指的是仁爱长寿,常用来形容人品德高尚且寿命长久。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仁”字条目解释为:“仁者,爱人也。仁者必有勇,勇者必有仁。”而“寿”字条目解释为:“寿,久也。老也。寿者,年也。”

出处:

“仁寿”这个词语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出处,它是由“仁”和“寿”两个单字组合而成的,常见于古代文献、诗词和民间传说中。

同义词:

仁爱、仁慈、长寿、高寿、寿考等。

反义词:

凶恶、短命、短寿等。

相关词语:

仁者、仁心、仁政、寿星、寿诞、寿终正寝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关于“仁寿”的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从古代诗词中找到一些相关的故事。例如,唐代诗人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中有“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的名句,这里的“仁者”即指有仁爱之心的人,与“仁寿”的内涵相呼应。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位老者一生行善积德,被乡里人称为仁寿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