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i

逸怠


拼音yì dài
注音一ˋ ㄉㄞˋ

逸怠

词语解释

逸怠[ yì dài ]

⒈  谓贪图安乐而不勤于修身治国。

引证解释

⒈  谓贪图安乐而不勤于修身治国。

《群书治要》卷三三引《晏子春秋·问上六》:“居处逸怠,左右慑畏,繁乎乐,省乎治,则 东郭牙 暱侍。”
按,《晏子春秋》今本作“佚怠”。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文章》:“夏康 既逸怠, 商辛 亦沉湎。”

分字解释


※ "逸怠"的意思解释、逸怠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逸怠”的意思:

“逸怠”是指懒散、松懈,不勤快,不努力的状态。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逸”字的本义是逃跑、离开,引申为超出常规、轻松自在;“怠”字的本义是懒惰、不勤快。因此,“逸怠”结合了这两个字的含义,表示懒散、不勤快。

出处:

“逸怠”这个词语并没有明确的出处,它是由“逸”和“怠”两个字组合而成的,用于描述人的行为状态。

同义词:

懒散、懈怠、懒惰、懒惰、疏懒

反义词:

勤勉、勤奋、努力、勤快、积极

相关词语:

逸豫(指过于悠闲而懒散)、逸乐(指过度享乐而懒散)、勤勉、勤快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有许多励志故事,其中有些讲述了人物因逸怠而导致失败,后来幡然醒悟、奋发图强的经历。这些故事以“逸怠”作为反面的例子,提醒人们不要懒散,要勤奋。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最近因为工作压力过大,变得十分逸怠,导致工作效率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