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

词语解释
一甲[ yī jiǎ ]
⒈ 一副铠甲。出土秦简中常言“赀一甲”,即罚缴一副铠甲,详见《睡虎地秦墓竹简》。借指一兵一卒。宋代卢秉提举盐事时所定的一个编组单位。科举制度殿试的第一等。
引证解释
⒈ 一副铠甲。出土 秦 简中常言“赀一甲”,即罚缴一副铠甲,详见《睡虎地秦墓竹简》。
⒉ 借指一兵一卒。
引《战国策·秦策三》:“为 秦 战胜攻取者七十餘城,南亡 鄢郢、汉中,禽 马服 之军,不亡一甲。”
《新五代史·唐臣传·周德威》:“其一甲直数十千,擒之适足为吾资,无徒望而爱之,当勉以往取之。”
《元史·余阙传》:“羣盗四面蚁集,外无一甲之援。”
⒊ 科举制度殿试的第一等。 唐 时进士不分甲。 宋 太平兴国 八年始分甲,当时一甲有数人。至 元 明 一甲仅限三人,即所谓状元、榜眼、探花。参阅《续通典·选举三》、《宋史·选举志二》。
⒋ 宋 代 卢秉 提举盐事时所定的一个编组单位。
引《宋史·食货志下四》:“﹝ 卢秉 ﹞因定伏火盘数以絶私鬻,自三灶至十灶为一甲。”
分字解释
※ "一甲"的意思解释、一甲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立朝一甲子的大楚帝国,度过了百废待兴的过程,到处是一片祥和的气氛。
2.一甲子共和国经天纬地建小康社会,六十载中国人惊天动地绘和谐蓝图。
AI解释
词语“一甲”的意思:
“一甲”是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称谓,指在科举考试中取得第一名的成绩。在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进士、举人、秀才,其中“一甲”是指进士中的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对“一甲”进行解释的条目,但根据其内容,可以推断“一甲”指的是科举考试中的进士第一名至第三名。
出处:
“一甲”这个词语源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至清朝达到顶峰。康熙年间,科举考试制度进一步完善,使得“一甲”这一称谓得以广泛应用。
同义词:
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及第
反义词:
落榜、不及格
相关词语:
科举制度、状元及第、金榜题名、进士及第、进士出身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因家道中落,无法参加科举考试,故没有机会成为“一甲”之人。
用这个词语造句:
张生苦读十年,终于在一次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甲的状元,荣归故里,受到了众人的赞誉。
相关词语
- yī bù一部
- yī wù一物
- yī yè一夜
- yī xīn wú èr一心无二
- yī dù一度
- yī tóu一头
- yī tiān一天
- yī gǔ zuò qì一鼓作气
- yī běn zhèng jīng一本正经
- yī piàn一片
- yī lù rén一路人
- yī qiè一切
- yī fēn一分
- yī huì er一会儿
- yī jū一匊
- luàn zuò yī tuán乱作一团
- yī kè一刻
- yī lù一路
- rì shèn yī rì日慎一日
- yī shǒu一手
- yī fēn wéi èr一分为二
- yī sè一色
- yī yǐ dāng bǎi一以当百
- gǔ lǐ jiǎ古里甲
- yī kuài一块
- yī chū一出
- yī dǎ一打
- yǎn yǎn yī xī奄奄一息
- yī dī一滴
- yī gān èr jìng一干二净
- shǎng yī quàn bǎi赏一劝百
- yī jū一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