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nshì

监事


拼音jiān shì
注音ㄐ一ㄢ ㄕˋ

繁体監事

监事

词语解释

监事[ jiān shì ]

⒈  指企业或事业组织中担任监察工作的领导成员。封建时代朝廷官署的低级官员。

引证解释

⒈  指企业或事业组织中担任监察工作的领导成员。

叶圣陶 《北上日记·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二日》:“晚饭后,文协理、监事与 华北 文协理事开联席会议。”
徐铸成 《杜月笙正传》六:“他还在某些纺织厂、面粉厂担任董监事。”

⒉  封建时代朝廷官署的低级官员。

《旧唐书·职官志三》:“太仓署……监事十人,从九品下。”
《旧唐书·职官志三》:“诸铸钱监……监事一人,或参军或县尉知之。”
清 钱谦益 《南州徐氏先茔神道碑铭》:“以国子生謁选,为光禄寺监事。”

国语辞典

监事[ jiān shì ]

⒈  在团体中负责监督工作的人。

如:「他在工会担任监事的职务。」

分字解释


※ "监事"的意思解释、监事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中新网三水5月23日电(许婉华)第77届旅港三水同乡会理监事一行44人近日回乡拜访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委区政府,了解家乡的发展和变化。


AI解释


词语“监事”的意思:

监事,是指负责监督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的财务、业务等方面的管理人员。在中国,监事会是指公司、企业等组织的监督机构,监事则是监事会成员,负责对公司或企业进行监督,保障公司或企业的合法权益。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未直接收录“监事”一词,但根据“监”和“事”的字义,可以推断出“监事”可能是指监督事务的人。

出处:

“监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中,指的是古代官职,负责监督国家政务。

同义词:

监督人、监察官、稽查员、检查员

反义词:

被监督者、违规者、违法者

相关词语:

监事会、监督、检查、审查、审计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有关“监事”的故事较少,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关于监督和责任的故事。例如,古代官员为了防止贪污腐败,设立监察机构,监察官(即监事)负责监督地方官员,以确保国家利益不受损害。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公司成立了监事会,聘请了三位有经验的监事,负责监督公司的财务和业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