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àng

取象


拼音qǔ xiàng
注音ㄑㄨˇ ㄒ一ㄤˋ

取象

词语解释

取象[ qǔ xiàng ]

⒈  以某事物作为榜样。

⒉  取某事物之征象。

引证解释

⒈  以某事物作为榜样。

《庄子·天道》:“夫尊卑先后,天地之行也,故圣人取象焉。”

⒉  取某事物之征象。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所谓青龙者,东方厥阴之气,其性仁,其神化,其色青,其形长,其虫鳞……其他取象皆如是。”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四方取象:苍龙、白虎、朱雀、螣蛇。”

分字解释


※ "取象"的意思解释、取象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们往往会先射杀幼小的大象,引出悲痛的母象公象,然后捕杀它们以谋取象牙。


AI解释


词语“取象”的意思:

“取象”是一个汉语词汇,原指绘画、雕塑等艺术创作中,通过模仿自然界中的事物来塑造形象。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也可以指借鉴、模仿某些事物或现象来表现某种概念或意义。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取象”并没有单独的词条,但从其字面意思推断,可以理解为“取其形象”或“取其意象”。

出处:

“取象”一词的出处较为广泛,常见于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的论述中,没有特定的出处文献。

同义词:

模仿

拟象

拟物

拟形

反义词:

创新无

独创

相关词语:

象征

意象

形象

模型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取象”一词较为学术性,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可以联想到一些艺术创作中的故事,如画家通过观察自然景物来创作画作,这就是一种“取象”的过程。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幅画取象于大自然的四季更迭,展现了生命的循环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