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极

词语解释
四极[ sì jí ]
⒈ 四方极远之地。
⒉ 指四方极远之国。
⒊ 四境。
⒋ 古代神话传说中四方的擎天柱。
⒌ 古代天文学名词。指日月周行四方所达的最远点。
⒍ 指四肢。
引证解释
⒈ 四方极远之地。
引《楚辞·离骚》:“览相观於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
朱熹 集注:“四极,四方极远之地。”
秦 李斯 《峄山刻石》:“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歷三辰而玉步,照四极而金声。”
金 完颜璹 《自适》诗:“小斋蜗角许,夜卧膝仍屈;能以道眼观,宽大犹四极。”
⒉ 指四方极远之国。
引《尔雅·释地》:“东至於 泰远,西至於 邠国,南至於 濮铅,北至於 祝栗,谓之四极。”
郭璞 注:“四极,皆四方极远之国。”
⒊ 四境。
引《管子·问》:“官府之藏,彊兵保国,城郭之险,外应四极。”
尹知章 注:“四极,谓国之四鄙也。”
汉 晁错 《对贤良文学策》:“四极之内,舟车所至,人迹所及,靡不闻命,以辅其不逮。”
清 徐昂发 《经广武城》诗:“四极失所制,关塞起龙争。”
⒋ 古代神话传说中四方的擎天柱。
引《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顓民,鷙鸟攫老弱。於是 女媧 鍊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鼇足以立四极……苍天补,四极正。”
清 侯方域 《拟思宗改元颁示百官廷臣谢表》:“新炼 媧妃 之石,玉清仍是九层;更筑 共工 之山,坤维安於四极。”
⒌ 古代天文学名词。指日月周行四方所达的最远点。
引《周髀算经》卷下:“凡日月运行,四极之道。”
赵爽 注:“运,周也。极,至也,谓外衡也。日月周行四方,至外衡而还,故曰四极也。”
元 揭傒斯 《铜仪》诗:“飞龙缠四极,黄道界中天。”
⒍ 指四肢。
引《素问·汤液醪醴论》:“四极急而动中,是气拒於内,而形施於外,治之奈何?”
王冰 注:“四极言四末,则四肢也。”
清 顾炎武 《将远行作》诗:“神明运四极,反以形骸拘。”
国语辞典
四极[ sì jí ]
⒈ 四方极远的地方。
引《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大矣孝熙,四极爰轃。」
唐·杨烱〈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历三辰而玉步,照四极而金声。」
⒉ 四方边境。
引《管子·问》:「官府之藏,彊兵保国,城郭之险,外应四极。」
⒊ 古代神话传说中四方的擎天柱。
引《淮南子·览冥》:「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
分字解释
※ "四极"的意思解释、四极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因此本文在有心力场单电子近似下,利用平均原子模型研究了电四极及更高阶跃迁对金元素的高温稠密等离子体辐射不透明度的贡献。
2., 在百姓哀号、冤魂遍野之际,一位叫女娲的女神挺身而出,“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
AI解释
词语“四极”的意思:
“四极”是指地球的四个角落或极端,通常用来形容极远的地方。在古代汉语中,它常用来泛指四方、四面八方。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四极”条目解释为:“四方之极远也。四,四方也。极,至也。”
出处:
“四极”一词的出处很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和《尚书》等古代文献。《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中有“南山有台,北山有杞。四极有海,九州有河。”的句子。
同义词:
四端、四裔、四远、四隅
反义词:
中心、中央、中心点
相关词语:
五方、八荒、天涯海角、四海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四极”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联想到一些与地理、探险或神话传说相关的故事。例如,古代神话中的“八荒四海”,指的是非常遥远的地方,其中“四海”可以看作是“四极”的一种说法。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他立志要游历四极,体验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
2. 在古代,人们认为到达四极就能获得无穷的智慧。
相关词语
- sì jiāo四郊
- sì fāng guǎn四方馆
- sì bǎi zhōu四百州
- zhì jí至极
- sì zhǔ dé四主德
- sì hé yuàn四合院
- sì fāng四方
- jí lì极力
- jí mù yuǎn tiào极目远眺
- sì píng shì四平市
- sì hé fáng四合房
- shè jí设极
- jí dù极度
- jí mù极目
- fāng jí方极
- jī jí积极
- sì fāng zhì四方志
- sì shēng四声
- sì hé tóu四合头
- sì fāng bù四方步
- xiāo jí消极
- sì xiāng gé四香阁
- sì huà四化
- jí diǎn极点
- sì lù四路
- èr jí二极
- sì bǎi sì bìng四百四病
- sì shí shí四食时
- jí zhì极至
- sì tóng四同
- sì zhōu四周
- sì zhì四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