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ǎn

籍馆


拼音jí guǎn
注音ㄐ一ˊ ㄍㄨㄢˇ

繁体籍館

籍馆

词语解释

籍馆[ jí guǎn ]

⒈  犹抄家。

引证解释

⒈  犹抄家。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论子胥种蠡》:“﹝ 扬雄 ﹞以三諫不去鞭尸籍馆为 子胥 之罪,以不强諫 勾践 而栖之 会稽 为 种 蠡 之过。”

分字解释


※ "籍馆"的意思解释、籍馆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籍馆”的意思:

“籍馆”是指古代官员或文人学士居住的地方,也指官府设立的书院或学馆。在古代,官员赴任或文人求学,往往需要先在籍馆中暂住,以等待分配或准备学业。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籍馆”的解释为:“籍,簿也。馆,舍也。籍馆,即簿舍也。官员赴任或求学,所居之处。”

出处:

“籍馆”一词的出处较为广泛,多出现在古代文献、诗词和小说中。如《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吾居籍馆,日以读书为事”的记载。

同义词:

官舍

学馆

官邸

学舍

反义词:

无籍之地

荒野

荒村

相关词语:

官职

学业

士子

文人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籍馆”一词在网络上较少出现,但可以联想到古代官员赴任或文人求学时,在籍馆中的生活情景。如《红楼梦》中贾宝玉在贾府的籍馆中求学,与贾母、王夫人等人的互动。

用这个词语造句:

当时,他刚刚被任命为知县,便带着行李来到了籍馆,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