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ǔ dì
注音ㄅㄨˇ ㄉ一ˋ
词语“卜第”的意思:
“卜第”是一个汉语词汇,原指科举考试后,根据名次排列的榜单。后来也用来指科举考试及第,即通过考试获得功名。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卜第”的解释为:“科举考试及第,亦指及第之人。”
出处:
“卜第”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后广泛用于唐宋及明清时期的文献中。
同义词:
及第、登科、中式、高中
反义词:
落第、不中
相关词语:
科举、进士、举人、解元、会元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卜第”的一个典故是关于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故事。韩愈年轻时曾三次参加科举考试,前两次都未能及第。第三次考试中,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卜第”,成为进士。
造句:
当年,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一次科举考试中“卜第”,成为了人们羡慕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