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jìng

石镜


拼音shí jìng
注音ㄕˊ ㄐ一ㄥˋ

繁体石鏡

石镜

词语解释

石镜[ shí jìng ]

⒈  如镜的山石。

⒉  水母的别名。

⒊  冰的别名。

引证解释

⒈  如镜的山石。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灵王》:“时异方贡玉人、石镜,此石色白如月,照面如雪,谓之‘月镜’。”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庐江水》:“山东有石镜,照水之所出。有一圆石,悬崖明浄,照见人形,晨光初散,则延曜入石,豪细必察,故名石镜焉。”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诗:“攀崖照石镜,牵叶入 松门。”
唐 李白 《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诗:“松门 拂中道,石镜迴清光。”
王琦 注:“﹝ 松门山 ﹞上有石镜,光可照人。”
《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这 临安里 中有座山,名 石镜山。山有圆石,其光如镜,照见人影。 钱婆留 每日同众小儿在山边游戏,石镜中照见 钱婆留 头带冕旒,身穿蟒衣玉带。”

⒉  水母的别名。

唐 段公路 《北户录》卷一:“水母,《兼名苑》云:一名鲊,一名石镜,南人治而食之。”

⒊  冰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坤舆·冰》:“黎民表 诗:‘含风石镜融。’按:石镜,谓冰也。”

分字解释


※ "石镜"的意思解释、石镜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石镜”的意思:

“石镜”是指用石头制成的镜子,通常用来比喻人的心性或品质,或者指用来照影的石头。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石镜”的解释是:“石镜,石上自然光润如镜者。亦谓人心之明净也。”

出处:

“石镜”一词的出处并没有明确记载,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石镜》一诗。

同义词:

同义词有“石镜台”、“石镜石”、“石镜石”等。

反义词:

反义词有“暗镜”、“破镜”、“锈镜”等。

相关词语:

相关词语有“镜花水月”、“镜中花,水中月”、“镜照”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中,有关“石镜”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寓言故事,如“照见人心”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人在石镜前照见了自己的心性,从而认识到自己的缺点。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古代文人喜欢在石镜前照影,以此寄托对自身品质的期许。

2. 石镜照人心,他看着石镜中的自己,深感自己的内心需要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