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ojiǎn

膏锏


拼音gāo jiǎn
注音ㄍㄠ ㄐ一ㄢˇ

繁体膏鐗

膏锏

词语解释

膏锏(膏鐗)[ gāo jiǎn ]

⒈  给车轴铁上油,使之润滑。

引证解释

⒈  给车轴铁上油,使之润滑。

《吴子·治兵》:“膏鐧有餘,则车轻人。”

分字解释


※ "膏锏"的意思解释、膏锏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膏锏”的意思:

“膏锏”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涂有油脂的棍棒,通常用来指代一种较为柔软的棍棒武器。在古代,士兵或武士可能会在棍棒的表面涂抹油脂,以增加其灵活性和打击力。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未收录“膏锏”这个词语,因此没有直接的康熙字典解释。但根据词语的字面意思和古代武器的相关知识,可以推测其含义。

出处:

“膏锏”的出处并不明确,它可能来源于古代的武术或民间传说,但并没有具体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

同义词:

油棍

涂油棍棒

油锏

反义词:

硬棍

干棍

相关词语:

武器

棍棒

武术

古兵器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膏锏”并非广为人知的词汇,因此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它更多的是在历史小说、武侠小说或古代武术相关的讨论中出现。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在古代战场上挥舞着那根涂满油脂的膏锏,灵活地与敌人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