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éi píng
注音ㄨㄟˊ ㄆ一ㄥˊ
⒈ 帷帐和屏风。借指内室。
⒉ 帷帐和屏风。泛指室内陈设。
⒈ 帷帐和屏风。借指内室。
引晋 潘岳 《京陵女公子王氏哀辞》:“帷屏媚子,奄离顾復,哀无废心,涕不輟目。”
⒉ 帷帐和屏风。泛指室内陈设。
引《南史·羊侃传》:“盛设帷屏,列女乐。”
唐 元稹 《旅眠》诗:“内外都无隔,帷屏不復张。”
词语“帷屏”的意思:
“帷屏”是指古代室内用来遮挡或分隔空间的屏风,通常由布料制成,上面常绣有图案或文字。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帷屏”的解释为:“帷幕也。屏风也。以布为之,可卷可舒。”
出处:
“帷屏”这个词语在古代文献中多次出现,如《诗经》、《楚辞》等。
同义词:
屏风、幔、帏、障等。
反义词:
无特别对应的反义词,但与“帷屏”功能相反的词语有“开敞”、“无遮挡”等。
相关词语:
帷幔、帘幕、屏风、隔断、幕布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帷屏”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以帷屏为题材的诗词创作,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其中“白日依山尽”的意境与帷屏遮挡、分隔空间的功能相呼应。
造句:
在古代的庭院中,一座精美的帷屏将客厅与书房分隔开来,既保持了空间的私密性,又增添了古色古香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