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ù

树子


拼音shù zǐ
注音ㄕㄨˋ ㄗˇ

繁体樹子

树子

词语解释

树子[ shù zǐ ]

⒈  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即树。泛指嫡子。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

《公羊传·僖公三年》:“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
何休 注:“无易本正当立之子。”
《穀梁传·僖公九年》:“毋易树子。”
范宁 注:“树子,嫡子。”
清 梁章鉅 《称谓录·子》:“诸侯之嫡子,天子命为之嗣者,曰树子。”

⒉  即树。

《晋书·孙绰传》:“﹝ 绰 ﹞所居斋前种一株松,恒自守护,邻人谓之曰:‘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恐永无栋梁日耳。’”
宋 杨万里 《题韩亭韩木》诗之二:“亭前树子关何事,也得天公赐姓 韩。”

国语辞典

树子[ shù zǐ ]

⒈  诸侯已立为宗嗣的嫡子。

《公羊传·僖公三年》:「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

⒉  小树。

《晋书·卷五六·孙楚传》:「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恐永无栋梁日耳。」

分字解释


※ "树子"的意思解释、树子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树子”有以下含义:

意思:通常指树木的种子,或者是指年幼的树木。有时也用作方言,表示对小孩的亲昵称呼。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收录“树子”这个词语,因此没有官方的康熙字典解释。

出处:

“树子”这个词语的具体出处不详,可能来源于民间口语或方言。

同义词:

树苗

幼树

种子

反义词:

成树

古树

树木(指成熟或老化的树)

相关词语:

树木

植树

树荫

树冠

树皮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树子”作为一个相对口语化的词汇,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可能不会作为核心内容,因此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它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春天到了,公园里的树子长得郁郁葱葱,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