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ngshī

行师


拼音xíng shī
注音ㄒ一ㄥˊ ㄕ

繁体行師

行师

词语解释

行师[ xíng shī ]

⒈  用兵;出兵。

引证解释

⒈  用兵;出兵。

《易·豫》:“豫,利建侯行师。”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若夫 穰苴,区区为小国行师,何暇及《司马兵法》之揖让乎?”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上》:“夫 左 氏之叙事也,述行师,则簿领盈视,咙聒沸腾。”
明 高启 《练渎》诗:“吴 越 水为国,行师利舟战。”

分字解释


※ "行师"的意思解释、行师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行师”的意思:

“行师”是指军队出征或行动的意思,通常用于描述军事行动或战争中的出征。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行师”可能被解释为“军队出征”或“进行军事行动”。

出处:

“行师”这个词语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兵书或历史记载。

同义词:

出师

征战

出兵

用兵

反义词:

停战

退兵

和谈

休兵

相关词语:

军事

战争

军队

将领

战略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行师”与军事行动相关,因此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可能与历史战争、著名将领或军事事件有关。例如,关于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其中就包含了诸葛亮多次“行师”南征的情节。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每当皇帝下令“行师”,士兵们就会整装待发,准备奔赴战场,保卫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