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íxùn

执讯


拼音zhí xùn
注音ㄓˊ ㄒㄨㄣˋ

繁体執訊

执讯

词语解释

执讯[ zhí xùn ]

⒈  谓对所获敌人加以讯问。《诗·小雅·出车》:“执讯获丑,薄言还归。”郑玄笺:“执其可言问所获之众。”陈奂传疏:“谓所生得敌人,而听断其辞也。”后以为称美战功之典。

⒉  古时掌通讯的官吏。

⒊  后代指接谈,通讯。

引证解释

⒈  谓对所获敌人加以讯问。

《诗·小雅·出车》:“执讯获丑,薄言还归。”
郑玄 笺:“执其可言问所获之众。”
陈奂 传疏:“谓所生得敌人,而听断其辞也。”
后以为称美战功之典。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虽《诗》美执讯,《易》嘉折首, 周 之 方 召,汉 之 卫 霍,岂足以谈?功軼古人,勋超前世。”

⒉  古时掌通讯的官吏。

《左传·文公十七年》:“郑 子家 使执讯而与之书,以告 赵宣子。”
杜预 注:“执讯,通讯问之官。”

⒊  后代指接谈,通讯。

宋 王安石 《谢范资政启》:“窃陶大化,瞻若重霄。执讯隆堂,近修於堂礼;占辞记室,屡致于尊光。”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辛亥冬,从 京口 执讯来,自称女弟子,以诗受业。”
章炳麟 《陆机赞》:“与弟 云 频频执讯,悉密如儿童安语。”

国语辞典

执讯[ zhí xùn ]

⒈  通讯问的官吏。

《左传·文公十七年》:「郑子家使执讯而与之书,以告赵宣子。」

⒉  捕获战俘。

《诗经·小雅·出车》:「执讯获丑,薄言还归。」
《汉书·卷五五·卫青传》:「执讯获丑,敺马牛羊百有余万。」

分字解释


※ "执讯"的意思解释、执讯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执讯”的意思:

“执讯”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捉拿逃犯或搜捕敌军俘虏的行为。在现代汉语中,有时也用来泛指捕捉、搜查信息或线索。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执讯”并未作为独立条目出现,但可以从“执”和“讯”两个字的解释中推断其含义。“执”有捉拿、掌握的意思,“讯”有询问、审问的意思。综合来看,“执讯”即捉拿询问。

出处:

“执讯”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执讯获丑,其众三万。”这里指的是春秋时期鲁国国君僖公二十五年时,鲁国军队在战争中捉到了敌军俘虏。

同义词:

捉拿、搜捕、抓捕、搜查

反义词:

释放、放走、逃脱

相关词语:

执戈、执鞭、执意、执掌、执迷不悟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执讯”是一个较为古老的词汇,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但在历史故事或小说中,常会提到古代军队捉拿逃犯或搜捕敌军俘虏的场景。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战争中,英勇的战士们常常肩负着执讯敌军的重任,为国家的安宁立下了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