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o

胶戾


拼音jiāo lì
注音ㄐ一ㄠ ㄌ一ˋ

繁体膠戾

胶戾

词语解释

胶戾[ jiāo lì ]

⒈  亦作“胶盭”。回环曲折。

⒉  乖戾。

引证解释

⒈  回环曲折。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穹隆云挠,蜿灗胶戾。”
司马贞 索隐引 司马彪 曰:“蜿灗,展转也;胶戾,邪曲也。”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作“宛潬胶盭”。 《文选·木华<海赋>》:“状如天轮胶戾而激转。”
吕向 注:“胶戾,环旋貌。”

⒉  乖戾。

《汉书·刘向传》:“朝臣舛午,胶戾乖剌,更相谗愬,转相是非。”
颜师古 注:“言志意不和,各相违背。”

分字解释


※ "胶戾"的意思解释、胶戾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胶戾”的意思:

“胶戾”是一个汉语词汇,用来形容两个事物或两个观点截然相反,互相矛盾,难以调和。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形容矛盾、对立的双方。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胶戾”的解释为:“胶,粘也。戾,违也。胶戾,相背也。”

出处:

“胶戾”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十月之交》:“胶戾于道,言不可思。”这里形容的是道德的沦丧,人们的行为与道德准则相背离。

同义词:

胶着、矛盾、对立、冲突、相悖

反义词:

和谐、一致、融洽

相关词语:

胶合、胶着、胶粘、胶粘剂、胶着剂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胶戾”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不多,但可以举一个与“胶着”相关的例子。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李白的诗人,他的诗作风格豪放,被誉为“诗仙”。然而,他在某次宴会上,因酒醉与一位名叫杜甫的诗人发生争执,两人意见相左,争论不休。这个故事后来被传为“李白与杜甫胶着”。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这两个公司的经营理念胶戾,很难达成合作。

2. 他的观点与同事们的看法胶戾,使得讨论陷入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