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ǒng

笔筒


拼音bǐ tǒng
注音ㄅ一ˇ ㄊㄨㄥˇ

繁体筆筒
词性名词

笔筒

词语解释

笔筒[ bǐ tǒng ]

⒈  用陶瓷、竹木、等制成的插笔用的筒。

pencontainer; brush pot;

引证解释

⒈  筒形插笔器具。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螟蛉有子》:“取桑虫负之於木空中,或书简笔筒中,七日而化。”
《红楼梦》第四十回:“案上堆着……各色笔筒。”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因是於行囊之外,转得吾父所遗图书、砚臺、笔筒数件。”

国语辞典

笔筒[ bǐ tǒng ]

⒈  插笔的用具。

如:「黄杨木笔筒」。

分字解释


※ "笔筒"的意思解释、笔筒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第四件为竹雕圆型笔筒,正面浅刻“爱春楼”三字,背面刻着“爱国爱民,玉树芝兰佳子弟;春风春雨,朱楼画栋好家居。

2.笔筒是用可口可乐易拉罐做的,表面粘着的上百个小海螺壳拼成了一个奇特的图形。

3.长大后,对于这饱经风霜的笔筒,阚志雄有了更多感悟,笔筒上“家无长物明窗净几,室有余香绿草红梅”的诗句,更是深深印在他心里。

4.那天他心情好,带我钻进楼上书库看丘吉尔的一幅小油画,画书桌上的瓶花笔筒笔架镇纸和三叠乱书,玻璃窗外浓绿的树影里飘散的几道金光尤其生动。


AI解释


词语“笔筒”的意思:

笔筒是指用来放置笔的容器,通常用于书桌或办公桌上,用来整理和存放书写工具,如毛笔、钢笔、铅笔等。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收录“笔筒”这个词语,但根据其解释,可以推测“笔筒”可能被归类在“筒”字条下,解释为“盛笔之器”。

出处:

“笔筒”这个词语的具体出处难以考证,但根据其用途和形态,可以推测它起源于古代,随着书写工具的发展而出现。

同义词:

笔筒的同义词有:笔插、笔架、笔搁、笔床等。

反义词:

笔筒的反义词较少,可以理解为与笔筒功能相反的词语,如“笔散”、“笔乱”等。

相关词语:

与“笔筒”相关的词语有: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书桌、书架、毛笔、钢笔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笔筒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不多,但可以联想到一些文人墨客的故事,比如古代文人常以笔筒作为书桌上的一件雅物,寓意着文人的清高和雅致。

用这个词语造句:

我书桌上的笔筒里,整齐地摆放着几支不同颜色的钢笔和一支毛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