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励


拼音kè lì
注音ㄎㄜˋ ㄌ一ˋ

繁体刻勵

刻励

词语解释

刻励[ kè lì ]

⒈  刻苦勤勉。

⒉  琢磨推敲。励,同“厉”、“砺”。

引证解释

⒈  刻苦勤勉。

《新唐书·陆贽传》:“今生乱失序之事不可追矣,其资治兴邦之业,在刻励而勤脩之。”
宋 曾巩 《故翰林侍读学士钱公墓志铭》:“刻励就学,并日夜,忘寝食。”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天下后进读公之集,始知刻励为文。”

⒉  琢磨推敲。励,同“厉”、“礪”。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郭功甫》:“潘子真 《诗话》云:‘…… 功甫 既壮,颇恃其才力,下笔曾不经意。论者或惜其造语无刻励之功。’”

分字解释


※ "刻励"的意思解释、刻励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刻励”的意思:

“刻励”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刻苦勤奋,努力不懈的样子。它强调的是勤奋和自励的精神。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刻励”并没有直接的解释,因为“刻励”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在理解其含义时,可以结合“刻”和“励”两个字来推测。“刻”有刻苦、严格的意思,“励”有激励、勉励的意思,因此“刻励”可以理解为严格激励自己,即勤奋努力。

出处:

“刻励”这个成语没有特定的出处,它是由“刻”和“励”两个字组合而成的,用以形容人的勤奋态度。

同义词:

勤奋、勤勉、刻苦、励志、自励等。

反义词:

懒惰、懈怠、偷懒、放任等。

相关词语:

刻苦、勤学、自勉、励志、精进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刻励”并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所以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不过,可以用“刻励”这个成语来形容历史上一些以勤奋著称的人物,比如“头悬梁,锥刺股”的苏秦,他的故事就体现了刻苦自励的精神。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每天都坚持刻苦学习,一刻也不放松,这种刻励精神让他很快在学业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