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公

词语解释
吴公[ wú gōng ]
⒈ 汉上蔡人。文帝时,为河南守,曾荐贾谊为博士。《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乃征为廷尉。”司马贞索隐:“吴,姓也。史失名,故称公。”后因以指政绩突出者。
⒉ 即蜈蚣。
引证解释
⒈ 汉 上蔡 人。 文帝 时,为 河南 守,曾荐 贾谊 为博士。
引《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孝文皇帝 初立,闻 河南 守 吴公 治平为天下第一……乃徵为廷尉。”
司马贞 索隐:“吴,姓也。史失名,故称公。”
后因以指政绩突出者。 唐 刘禹锡 《郡斋书怀寄河南白尹兼简分司崔宾客》诗:“綺季 衣冠称鬢面, 吴公 政事副词华。”
宋 陈师道 《谢傅监》诗:“吴公 汉 庭右, 贾生 世用疎。”
⒉ 即蜈蚣。
引《广雅·释虫》:“蝍蛆,吴公也。”
王念孙 疏证:“吴公,一作蜈蚣。”
《太平御览》卷九四六引 沉怀远 《南越志》:“绥定县 多吴公,其大者能以气吸蜥蜴。”
《太平御览》卷九四六引 晋 刘欣期 《交州记》:“大吴公出 徐闻县 界,取其皮可以冠皷。”
分字解释
※ "吴公"的意思解释、吴公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吴公”:
意思:吴公是古代汉语中指吴地(即今天的江苏、浙江、安徽等部分地区)的官员或者是有一定地位、影响的人。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未收录“吴公”作为独立条目,但“吴”字有“吴国”或“吴地”的含义,“公”字则指有官职、地位的人。
出处:
“吴公”并没有特定的出处,它是古代对吴地官员或有一定地位人士的一种称呼。
同义词:
吴人、吴士
反义词:
无特别对应反义词,但可从官职和地位的角度反义,如平民、百姓。
相关词语:
吴郡、吴中、吴国、吴地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吴公”的故事较少,但在古代文学和戏曲中,吴公有时被描绘为具有智谋和勇气的官员形象。例如,《水浒传》中的宋江被称为“及时雨”,也有“吴公”之雅称。
用这个词语造句:
吴公因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被朝廷升迁为更大的官职。
相关词语
- gōng lù公路
- gōng píng chèng公平秤
- zhú gàn gōng竺干公
- gōng huì táng公会堂
- gōng wù公物
- rén mín gōng shè人民公社
- huā huā gōng zǐ花花公子
- gōng lǐ公理
- wú yuè tóng zhōu吴越同舟
- gōng fēn公分
- dōng wú东吴
- fèng gōng奉公
- shè huì gōng dé社会公德
- gōng yòng公用
- gōng jué公决
- wú guāng jiàn吴光剑
- gōng yuán公园
- gōng gòng公共
- gōng jīn公斤
- lǎo gōng老公
- gōng zhèng公正
- gōng chǐ公尺
- tuì shí zì gōng退食自公
- gōng mín公民
- gōng zǐ公子
- wú yuè吴越
- bàn gōng办公
- gōng ān公安
- bàn gōng huì yì办公会议
- gōng zhǔ公主
- gōng huì公会
- gōng kāi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