鹑居

词语解释
鹑居[ chún jū ]
⒈ 谓野居无常处。
⒉ 指简陃的居室。
引证解释
⒈ 谓野居无常处。
引《庄子·天地》:“夫圣人鶉居而鷇食,鸟行而无彰。”
陆德明 释文:“鶉居,谓无常处也。又云:如鶉之居,犹言野处。”
唐 李峤 《大周降禅碑》:“閭阎无犬吠之惊,风俗有鶉居之暇。”
唐 王起 《尧见姑射神人赋》:“向使忘鶉居之性,徇龙驾之盛,则光宅之德,徒闻乎以遨以游,比屋之听,詎见乎乃神乃圣。”
⒉ 指简陃的居室。
引宋 晏殊 《巢父井》诗:“安巢一枝上,岂曰鶉居陋。”
国语辞典
鹑居[ chún jū ]
⒈ 比喻居无定所。
引《庄子·天地》:「夫圣人鹑居而鷇食,鸟行而无彰。」
分字解释
※ "鹑居"的意思解释、鹑居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鹑居”:
意思:鹑居,古汉语中指无家可归,像鹌鹑一样居住在野外。常用来形容人漂泊无定,居无定所。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鹑居,无家可归也。见《诗·邶风·击鼓》。”
出处:
《诗经·邶风·击鼓》:“于嗟阔兮,不我信兮。于嗟兮,不我知兮。我居鹑居,于嗟兮,其奈我何!”
这里的“我居鹑居”即指自己无家可归,居无定所。
同义词:
无家可归、流离失所、飘泊不定
反义词:
安居乐业、家宅平安
相关词语:
漂泊、流浪、栖身、居无定所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鹑居”这个词语常被用来形容古代文人的境遇,如宋代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写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中“灯火阑珊处”即指辛弃疾在异乡漂泊时,偶然遇到知音的场景。
造句:
历经多年漂泊,他终于实现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告别了那段鹑居的日子。
相关词语
- jū rán居然
- jū mín qū居民区
- yí jū夷居
- yí jū遗居
- jū mín居民
- mín jū民居
- jū zhù居住
- lín jū邻居
- yí jū移居
- dú jū独居
- chún yī bǎi jié鹑衣百结
- jiā jū家居
- tóng jū同居
- yǐn jū隐居
- jū lǐ居里
- jū mín diǎn居民点
- yì jū异居
- yì jū义居
- yì jū邑居
- huà jū化居
- ān tǔ zhòng jū安土重居
- yǐn shí qǐ jū饮食起居
- jū dōng居东
- jū shì居士
- yì jū译居
- yì jū逸居
- dào jū盗居
- fù jū jùn腹居郡
- lóu jū楼居
- chǔn jū蠢居
- chún yī suō shí鹑衣鷇食
- cháng qǐ jū常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