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āo

苞栎


拼音bāo lì
注音ㄅㄠ ㄌ一ˋ

繁体苞櫟

苞栎

词语解释

苞栎[ bāo lì ]

⒈  即栎树。

引证解释

⒈  即栎树。参见“櫟”。

《诗·秦风·晨风》:“山有苞櫟,隰有六驳。”
毛 传:“櫟,木也。”
章炳麟 《新方言·释植物》:“今 登、莱、青 人谓櫟为柞,或谓之苞櫟。”

分字解释


※ "苞栎"的意思解释、苞栎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苞栎”:

意思:苞栎是指刚发芽的栎树,常用来比喻初生事物。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对“苞栎”的解释为:“苞栎,栎之始生者,亦作苞梨。”

出处:《礼记·月令》:“孟秋之月,草木始衰,苞栎落矣。”

同义词:苞茅、苞梨

反义词:枯萎

相关词语:栎树、草木、萌芽、生长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暂无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苞栎”这一词语常被用于比喻新事物初生阶段。

造句:

春天到了,满山遍野的苞栎在春风的吹拂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