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īng zhì
注音ㄉ一ㄥ ㄓˋ
⒈ 少壮。
⒈ 少壮。
引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吴正肃 言,律令有丁推,推字不通少壮之意,当是‘丁稚’, 唐 以 大帝 避讳之,损其点画云。”
宋 吴曾 《辨误录·丁产簿书言丁稚》引《幕府燕谈录》:“今之州县,造丁产簿书言‘丁推’者,其‘推’殊无意义,当为‘稚’字,言其童稚未成丁也。盖 唐 避 高宗 讳,‘治’与‘稚’音同,故改作‘推’。”
词语“丁稚”的意思:
“丁稚”是一个复合词,由“丁”和“稚”两个单字组成。其中,“丁”指成年男性,特指有劳动能力的男性;“稚”则是指幼小,不成熟。所以,“丁稚”合起来指的是成年男子和幼小的儿童。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丁”字有多种解释,包括成年、男性等。而“稚”字的解释包括幼小、天真等。具体到“丁稚”,康熙字典可能没有直接的解释,但根据上下文,可以理解为成年男性和儿童的结合。
出处:
“丁稚”作为一个词语,没有特定的出处,它是根据“丁”和“稚”两个字的组合而产生的。
同义词:
成丁儿童
童男童女
反义词:
成人
长者
相关词语:
丁口
童蒙
长幼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丁稚”的故事或典故并不是非常广泛,但在民间传说或文学作品中,可能会有涉及到成年男子和儿童关系的故事。
造句:
在偏远的小山村,老张家的丁稚俩口子养育了四个孩子,虽然生活艰辛,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