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响

词语解释
方响[ fāng xiǎng ]
⒈ 古磬类打击乐器。由十六枚大小相同、厚薄不一的长方铁片组成,分两排悬于架上。用小铁槌击奏,声音清浊不等。创始于南朝梁,为隋唐燕乐中常用乐器。
引证解释
⒈ 古磬类打击乐器。由十六枚大小相同、厚薄不一的长方铁片组成,分两排悬于架上。用小铁槌击奏,声音清浊不等。创始于 南朝 梁,为 隋 唐 燕乐中常用乐器。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乐舞声歌·方响》、《文献通考·乐七》。
引唐 牛殳 《方响歌》:“乐中何乐偏堪赏,无过夜深听方响。”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下:“比上膳,以行在草草无乐,鸚鵡大呼:‘ 卜尚乐 起方响!’久之曰:‘ 卜娘子 不敬万岁。’盖 道君 时掌乐宫人以方响引乐者,故犹以旧例相呼。 高庙 为之罢膳泣下。”
清 袁于令 《西楼记·归讯》:“引清謳,击方响。”
分字解释
※ "方响"的意思解释、方响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1911年10月武昌新军起义,吴禄贞积极筹划在北方响应,11月7日被袁世凯派人杀害。
AI解释
词语“方响”:
意思:方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金属片组成,演奏时以槌击打金属片发声。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未直接收录“方响”一词,但根据其构成,可以推断“方”意为方形,“响”意为声音,合起来即方形的声音器。
出处:《周礼·春官·大司乐》有记载,方响是古代宫廷乐器的组成部分。
同义词:铜磬、铜钹、铜锣等。
反义词:无特定反义词,但可相对比的无声乐器,如古琴、琵琶等。
相关词语:乐器、打击乐器、宫廷音乐、音律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方响”直接相关,但在古典文学和音乐史中,方响常与古代宫廷音乐和礼仪活动相关。
造句:在古代的宫廷宴会上,丝竹声与方响的铿锵之音交织,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和谐的气氛。
相关词语
- yuán fāng圆方
- běi fāng rén北方人
- yào fāng药方
- fāng zhèng方正
- fāng bù方步
- shàng fāng上方
- luò luò dà fāng落落大方
- bù shēng bù xiǎng不声不响
- fāng cè方筴
- qián fāng前方
- fāng biàn方便
- fāng cè方策
- dí fāng敌方
- sì fāng guǎn四方馆
- xià fāng下方
- zhōng fāng中方
- lì fāng立方
- hòu fāng后方
- fāng jí方籍
- fāng lüè方略
- shàng fāng jiàn尚方剑
- cháng fāng tǐ长方体
- fāng dū方都
- xiǎng dāng dāng响当当
- wài fāng外方
- wú fāng无方
- fāng shǐ方始
- wǔ fāng zhuàng五方幢
- tiān fāng guó天方国
- dì fāng zhì地方志
- tóng fāng同方
- lì fāng tǐ立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