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àn

驿券


拼音yì quàn
注音一ˋ ㄑㄨㄢˋ

繁体驛券

驿券

词语解释

驿券[ yì quàn ]

⒈  凭以乘用驿站车马、使用夫役的纸券。

引证解释

⒈  凭以乘用驿站车马、使用夫役的纸券。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驿券》:“唐 以前馆驛并给传往来, 开元 中,务从简便,方给纸券。驛之给券自此始也。”
《宋史·职官志十二》:“赴 福建、广南 者,所过给仓券,入本路给驛券,皆至任则止。”
《东周列国志》第九三回:“秦王 曰:‘善。’明日御殿,即命具车马,给驛券,放 孟尝君 还 齐。”

国语辞典

驿券[ yì quàn ]

⒈  征发驿站夫役马匹的凭券。

《宋史·卷一七二·职官志十二》:「其赴任川峡者,给驿券。」

分字解释


※ "驿券"的意思解释、驿券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驿券”的意思:

驿券是指古代传递文书、信件或旅行者所用的凭证,类似于现代的车票或通行证。古代的驿站制度中,传递公文和信件的使者或旅行者需要使用驿券来证明身份和目的,以便在驿站中获取必要的马匹、车船等交通工具。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驿券”词条的解释如下:

驿券,传信之券也。汉制,传信者,必持券以行。今之传信者,亦必持券以行。

出处:

“驿券”一词的出处较为广泛,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驿站制度。最早的驿站制度出现在秦汉时期,后来在唐宋时期得到完善和发展。关于“驿券”的具体出处,可以追溯到《汉书·艺文志》等历史文献。

同义词:

驿符

传信券

通行证

反义词:

无票

无证

相关词语:

驿站

驿使

驿道

传信

旅行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驿券”在网络上的故事或典故不多,但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在旅途中依靠驿券传递诗文的情景。例如,唐代诗人杜甫曾在其诗作中提到“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描绘了他在旅途中与友人相遇,因无纸笔而只能口头传递信息的情景。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他手持驿券,穿越了千里驿道,最终抵达了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