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梨


拼音pō lí
注音ㄆㄛ ㄌ一ˊ

繁体頗梨

颇梨

词语解释

颇梨[ pō lí ]

⒈  指状如水晶的宝石。

引证解释

⒈  指状如水晶的宝石。参见“颇黎”。

《魏书·西域传·波斯》:“﹝ 波斯国 ﹞土地平正,出金、银、鍮石、珊瑚、琥珀、车渠、马脑,多大真珠、颇梨……盐緑、雌黄等物。”
唐 郑嵎 《津阳门诗》:“象牀尘凝罨颯被,画檐虫网颇梨碑。”
自注:“温泉堂碑,其石莹彻,见人形影,宫中号为颇梨碑。”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三:“颇梨,千岁冰所化,玛瑙鬼血所化。”

分字解释


※ "颇梨"的意思解释、颇梨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颇梨”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意思是指一种美玉,也用作对珍贵石头的通称。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颇梨,美玉也。出西域。”

出处:

“颇梨”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西域传》,描述的是古代中国与西域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

同义词:

美玉、碧玉、宝石、玉石

反义词:

顽石、劣石

相关词语:

玉璧、玉佩、玉石、玉器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颇梨”是古代文献中的词汇,并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关联。但可以想象,古代文人墨客在描述西域的奇珍异宝时,可能会用到“颇梨”这个词。

造句:

这位工匠手中雕琢的颇梨饰品,光泽璀璨,堪称工艺品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