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诘

词语解释
驳诘[ bó jié ]
⒈ 亦作“駮诘”。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駮詰”。辩驳诘问。
引《红楼梦》第八六回:“知县查对尸格相符,早知书吏改轻,也不驳詰,胡乱便叫画供。”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其前后援引,漫与駮詰,理不足敌,且屈且穷,矛盾自苦,迷不知归,以窘人者自窘。”
茅盾 《昙》四:“女人这句话引起了更热闹的分辩和驳诘。”
国语辞典
驳诘[ bó jié ]
⒈ 辩驳诘问。
引《福惠全书·卷三一·庶政部·河隄岁修》:「每岁经管河道河厅,或一次二次,按临查勘,稍不如式,则驳诘随之。」
例如:「对他这种不合理的说法,众人当场加以驳诘。」
近诘责
分字解释
※ "驳诘"的意思解释、驳诘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驳诘”的意思:
“驳诘”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对别人的言论或观点进行反驳和辩驳,是一种辩论或争论的行为。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驳”字条下的解释包括:“辩难也,诘问也。”而“诘”字条下的解释是:“问也,诘难也。”因此,“驳诘”可以理解为通过提问或辩论来反驳对方。
出处:
“驳诘”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常见,其出处较为广泛,如《史记》、《汉书》等历史文献中都有出现。
同义词:
“驳诘”的同义词有“辩论”、“辩驳”、“诘问”、“诘难”等。
反义词:
“驳诘”的反义词有“赞同”、“默认”、“顺从”等。
相关词语:
与“驳诘”相关的词语有“反驳”、“论证”、“质问”、“对峙”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有关“驳诘”的故事或典故不多,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历史事件或辩论场合,如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其中诸葛亮以其高超的辩才驳斥了群儒的质疑。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学术研讨会上,两位学者就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驳诘,试图找出对方的逻辑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