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治具


拼音zhì jù
注音ㄓˋ ㄐㄨˋ

治具

词语解释

治具[ zhì jù ]

⒈  治国的措施。语本《庄子·天道》:“骤而语形名赏罚,此有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

⒉  备办酒食;设宴。

⒊  准备。

引证解释

⒈  治国的措施。

语本《庄子·天道》:“骤而语形名赏罚,此有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
唐 韩愈 《进学解》:“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兇邪,登崇畯良。”
宋 曾巩 《中书令制》:“某敏於学术,优有时材。以经远之谋,弥纶治具;以察微之智,练达事几。”

⒉  备办酒食;设宴。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将军昨日幸许过 魏其,魏其 夫妻治具,自旦至今,未敢尝食。”
明 张煌言 《北征录》:“余至,盛为治具。”
清 赵翼 《竹初斋中逢兰盛开宴集即事》诗:“因之腆治具,浓淡两不揜。”

⒊  准备。

清 昭槤 《啸亭续录·赛诸葛》:“若使侦知我兵,预为治具,则难立克。”

国语辞典

治具[ zhì jù ]

⒈  治国必须的工具,指法令。

唐·韩愈〈进学解〉:「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⒉  置办宴客所需的物品。

《史记·卷一〇七·魏其武安侯传》:「将军昨日幸许过魏其,魏其夫妇治具,自旦至今,未敢尝食。」

分字解释


※ "治具"的意思解释、治具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治具”的意思:

“治具”指的是用来治理、整治的工具或器具。它通常用于指代管理、治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具体设备或手段。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治具”的解释为:“治具,治理之具也。谓用以治理国家、人民、事务等之器具。”

出处:

“治具”一词的出处较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如《礼记·曲礼上》中有“治具以敬”的记载。

同义词:

治器

治具之具

治事之具

反义词:

无具

无具之具

相关词语:

治理

治理工具

治事

治理手段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目前没有特别著名与“治具”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可以想象,在古代,一些关于治理国家、整治地方的故事中,可能会提到“治具”这一概念。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公司购置了一批先进的治具,使得生产流程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