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ǐ

齿礼


拼音chǐ lǐ
注音ㄔˇ ㄌ一ˇ

繁体齒禮

齿礼

词语解释

齿礼[ chǐ lǐ ]

⒈  谓以礼相待。

引证解释

⒈  谓以礼相待。 唐 郭圆 《咏韦皋》“当时甚讶 张延赏,不识 韦皋 是贵人”自注:“张延赏 妻 苗夫人 有鑑,特选 韦皋 为壻。 延赏 悔之,不加齿礼。后 皋 持节 西川,以代 延赏。

延赏 曰:‘吾不识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镜听》:“二郑 落拓,不甚为父母所懽,遂恶次妇,至不齿礼。”

分字解释


※ "齿礼"的意思解释、齿礼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齿礼”:

意思:齿礼是指古代礼仪中的一种,特指按照年龄排列座次或行礼的规矩。通常用于表示尊敬和礼貌,特别是在朝廷、宴会等正式场合。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关于“齿”字的解释有“年龄”、“排列”等意,而“礼”字则解释为“礼仪”、“礼节”。结合二者,“齿礼”即指按照年龄排序的礼仪。

出处:《礼记·曲礼上》中提到:“年齿有序,位有尊卑。”这里就有“齿礼”的出处。

同义词:年龄礼、年齿序、长幼序

反义词:无序、乱序

相关词语:长幼尊卑、尊老爱幼、序齿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古代有关于齿礼的故事,比如《左传》中记载的“鲁庄公齿礼”,讲述鲁庄公在宴会上按照年龄排序坐下,体现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造句:

在古代的宫廷宴会上,所有的宾客都按照齿礼依次就坐,以示尊重和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