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zhù

尸注


拼音shī zhù
注音ㄕ ㄓㄨˋ

繁体屍注

尸注

词语解释

尸注[ shī zhù ]

⒈  见“尸疰”。

引证解释

⒈  见“尸疰”。

分字解释


※ "尸注"的意思解释、尸注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尸注”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较为复杂,涉及医学、宗教等多个领域。

意思

1. 医学领域:指古代医学中的一种疾病,类似于现代的“尸毒症”,是一种因邪气侵袭人体导致的疾病,表现为身体僵直、言语不清等症状。

2. 宗教领域:在道教中,有时指邪气附身,使人体僵直如尸的现象。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尸注”的解释为:“尸注,病名。见《千金翼》。”

《千金翼》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医学著作,其中记载了尸注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出处

《千金翼》

同义词

尸毒

邪注

反义词

康健

安泰

相关词语

尸蹙

尸解

尸僵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尸注”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与网络故事或典故关系不大。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与“尸注”相关的情节,如小说、戏剧等。

造句

张老中医精通医术,尤其擅长治疗尸注一类的疾病,因此深受乡里人的敬仰。

这个句子中,通过“尸注”一词,展现了张老中医在医学领域的专长和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