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ǐ

土簋


拼音tǔ guǐ
注音ㄊㄨˇ ㄍㄨㄟˇ

土簋

词语解释

土簋[ tǔ guǐ ]

⒈  盛饭的瓦器。

引证解释

⒈  盛饭的瓦器。

《韩非子·十过》:“臣闻昔者 尧 有天下,饭於土簋,饮於土鉶。”
《史记·太史公自序》:“食土簋,啜土刑。”
裴駰 集解引 服虔 曰:“土簋,用土作此器。”
清 唐甄 《潜书·抑尊》:“是以 尧 舜 之为君,茅茨不剪,饭以土簋,饮以土杯。”

分字解释


※ "土簋"的意思解释、土簋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土簋”是一个较为冷门的古代汉语词汇,其意思是指用黏土制成的簋。簋是一种古代的食器,用于盛放食物。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土簋”的条目如下:

土簋,音yú,义同土盂。用黏土制作的簋。

出处:

“土簋”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如《诗经·周南·桃夭》中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维其土簋。”

同义词:

土盂、陶簋

反义词:

金属簋、瓷簋

相关词语:

簋食、簋鼎、簋盂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土簋”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古代的陶器制作技艺。在古代,陶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而“土簋”作为其中一种,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土簋因其独特的材质和造型,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