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籍


拼音qí jí
注音ㄑ一ˊ ㄐ一ˊ

旗籍

词语解释

旗籍[ qí jí ]

⒈  旗人的户籍。亦谓具有旗籍。

引证解释

⒈  旗人的户籍。亦谓具有旗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汉军初制》:“康熙 中,平三逆,其藩下诸部落亦分隶旗籍。”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稗事数则》:“甘啸嵒 ……诗文上宗七子,殊有豪气,为旗籍文士之冠。”
《群强报》1918.6.28:“北京 城人民的生计一天比一天紧,又兼 北京 土著多是我们旗籍 满 同胞,从前依赖钱粮米为生活。”
鲁迅 《且介亭杂文·买<小学大全>记》:“令旗籍子弟也讲读 朱子 的《小学》。”

国语辞典

旗籍[ qí jí ]

⒈  清代时,满州、蒙古、汉军各旗旗人的户籍,称为「旗籍」。

英语Manchu household register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分字解释


※ "旗籍"的意思解释、旗籍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旗籍”:

意思:旗籍是指古代军中或官府中,按照旗帜编制的军籍或官籍。在明清时期,旗籍是满洲八旗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归属于某一旗的兵民及其家族的记录。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未直接收录“旗籍”一词,但根据其组成部分“旗”和“籍”的解释,可以推测其含义。其中,“旗”指旗帜,象征军队或官府;“籍”指记录、登记。

出处:旗籍一词源于明清时期的满洲八旗制度。

同义词:军籍、官籍、旗号

反义词:无特定反义词,但可理解为脱离旗籍、无籍可查等。

相关词语:八旗、旗主、旗籍册、旗人、旗籍制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关于旗籍的故事较少,但可以联想到满洲八旗制度的历史背景。例如,八旗制度是清朝建立的重要军事制度,旗籍则是八旗制度中的一部分。在清朝初年,八旗制度对于维护国家稳定、扩大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造句:在明清时期,旗籍的编制对于八旗兵民的生活和军事行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