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ijiǎ

贷假


拼音dài jiǎ
注音ㄉㄞˋ ㄐ一ㄚˇ

繁体貸假

贷假

词语解释

贷假[ dài jiǎ ]

⒈  借贷。

引证解释

⒈  借贷。

《史记·平準书》:“於是天子遣使者虚郡国仓廥以振贫民。犹不足,又募豪富人相贷假。”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三:“君臣父子,义无贷假。”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田制一》:“汉 之 武帝,度支不足,至於卖爵、贷假、榷酤、算緡、盐铁之事无所不举。”

分字解释


※ "贷假"的意思解释、贷假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贷假”的意思:

“贷假”是一个复合词,由“贷”和“假”两个部分组成。“贷”通常指的是借出,而“假”则表示暂时不归还。因此,“贷假”整体的意思是借出后暂时不归还,即借用某物而不打算立即归还。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贷”字的解释为“借也”,“假”字的解释为“暂时也”。因此,“贷假”在字典中的解释应是指暂时借用某物而不归还。

出处:

“贷假”作为一个词语并没有特定的出处,它是根据“贷”和“假”两个字的组合而形成的。

同义词:

借用

贷出

反义词:

归还

原物奉还

相关词语:

贷款

借款

借贷

借出

借入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贷假”是一个相对不常用的词语,没有特别著名的相关网络故事或典故。

用这个词语造句:

小明向图书馆贷假了一本关于历史的书籍,计划在假期内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