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ú

除服


拼音chú fú
注音ㄔㄨˊ ㄈㄨˊ

除服

词语解释

除服[ chú fú ]

⒈  谓祥祭之服。古代丧祭,父母死后周年的祭礼,称小祥;两周年后的祭礼,称大祥。

⒉  脱去丧服。谓不再守孝。

引证解释

⒈  谓祥祭之服。古代丧祭,父母死后周年的祭礼,称小祥;两周年后的祭礼,称大祥。

《礼记·杂记下》:“有父之丧,如未没丧而母死,其除父之丧也,服其除服,卒事,反丧服。”
郑玄 注:“除服,谓祥祭之服也。”
孔颖达 疏:“服其除服者,谓母死既葬,后值父应大祥,除服以应祥事,故云服其除服也。”

⒉  脱去丧服。谓不再守孝。

《史记·刺客列传》:“久之, 聂政 母死,既已葬,除服。”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葬毕,皆除服。”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三:“经王大臣等屡疏,乞既葬除服。”

国语辞典

除服[ chú fú ]

⒈  守孝期满,脱去丧服。

《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聂政传》:「久之,聂政母死。既已葬,除服。」
《三国演义·第三八回》:「夫死未几,不忍便相从;可待至晦日,设祭除服,然后成亲未迟。」

分字解释


※ "除服"的意思解释、除服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除服后,这次携儿子安石前赴京师,一是向中书省销假报到,并陈请别做差遣,二来欲便两子在读书之余,于世情多所历练。


AI解释


词语“除服”的意思:

“除服”是指停止穿戴丧服,表示丧期结束或不再服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会在亲人去世后穿戴丧服,表示哀悼,直到一定的时期后才会除服。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除服”条目的解释如下:

除服,丧事毕,除丧服也。

出处:

“除服”一词的出处并不明确,它来源于古代丧葬习俗,是一种文化现象。

同义词:

脱服

解服

反义词:

穿服

着服

相关词语:

丧服

服丧

挂孝

丧期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除服”一词在网络上并没有特别著名的典故或故事,但在传统文化中,它常常与丧葬习俗联系在一起。例如,在一些地方,人们会在亲人去世后穿戴丧服,经过一段时间的服丧后,会举行一个仪式来“除服”,表示丧期结束。

用这个词语造句:

经过一年的服丧,他终于除服,重新投入到正常的生活中。